为加速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进一步帮助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加快体育人才资源向优质教育资源转化,11月28日,重庆市2023年优秀退役运动员转岗学校体育教练员培训班在市运保中心开班。
本次培训班由重庆市体育局、重庆市教委联合主办,重庆市运保中心承办,重庆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程翔宇、重庆市体育局人事处处长赵燕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重庆市运保中心主任闻鸣主持,来自重庆市6个训练单位12个项目的50余名优秀退役运动员参加培训。
重庆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程翔宇在开班致辞中表示,目前,市教委正积极开展体教融合调研,以优秀退役运动员充实学校教练员队伍,有利于解决学校体育教学人才的短缺问题,本次培训恰逢其时。希望学员们及时转变角色,珍惜学习机会,把“课堂”和“赛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优秀运动员的引领作用,通过培训带动一片、影响一片,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退役运动员进学校担任体育教练员是破解‘双向互需’瓶颈制约的有效之举。”重庆市体育局人事处处长赵燕在开班致辞中表示,开展本次培训就是要帮助退役运动员了解和掌握学校体育教练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理论知识等内容,做好转岗前准备,实现退役运动员向学校教练员的岗位转轨。并希望学员们把握此次机会,补齐短板,加强学校体育理论知识储备,“进得去、教的好、留得住”,成为学校体育教学“明白人”。
30个课时,10位专家教授
5天全脱产培训干货满满
本次培训将持续5天,共计30个课时,课程针对运动员特点和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需求特别订制,邀请到重庆市教委原副巡视员李源田、西南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刘峥、重庆工商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范文杰等10位来自重庆多所院校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
培训主要采取集中授课、理论学习等形式现场授课,课程既包含《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体育教学原理》等理论性知识,也包括《体育教学设计与组织教法》《儿童青少年运动损伤防护康复与急救》等相对强调实操性的内容。通过5天的培训,帮助退役运动员以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能力,将运动技能转化为职业技能。
完成所有培训课程并考核合格的退役运动员将获得由重庆市体育局、重庆市教委联合颁发的《重庆市优秀退役运动员转岗学校体育教练员岗前培训证书》,该证书是优秀退役运动员到学校担任体育教练员的必备条件。
积极响应政策
为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赋能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推动体教融合的政策、文件,今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正式发布后,市运保中心在市委主题教育巡回指导七组和局党组的领导下,积极助推《重庆市大中小学校关于设置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出台,并举办此次培训班,聚焦运动员“急愁难盼”,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
聚焦“重庆市运动员之家”的发展定位,市运保中心积极落实局党组的安排部署,协调培训班的各项事宜,精心谋划,组织开展重庆市首届优秀退役运动员转岗学校体育教练员培训班,帮助运动员拓宽职业转型发展通道,满足体教两端双向需求,为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出真招、出实招。
做好退役运动员转型培训一直是重庆市运保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关键环节。
重庆市运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着体教融合的深化,更多高水平退役运动员进入校园任教将是大势所趋。接下来,中心将把深化体教融合与助力运动员职业转型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完善运动员过渡期培训体系,打造针对性更强、实效性更好的帮扶举措,帮助更多退役运动员从“赛场体育人”走向“学校教练员”,形成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互促互进的良性循环,助力重庆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